Sunday, April 22, 2012
注音轉成拼音
時常看不懂Facebook上朋友寫的注音文。昨晚心血來潮用Javascript寫了一個轉換的程式。之後發現轉成拼音了仍然看不懂。驚!有待改進。
用javascript寫的原因是以後有時間可以將之變成chrome extension。Chrome extension主要是由javascript與網頁包裝而成的。那樣就可以隨時翻譯網頁上的注音文了。=)
可以把注音文貼在這裡然後按轉換的按鈕
解釋
要來喝一杯ㄇ
ㄇ念成m或ma。所以這里可以翻譯為"嗎"。(純屬猜測)
程式的流程
主要是將textarea裡的文字,呼叫javscript的string.replace()。
例:string.replace(new RegExp('ㄦ', 'g'),'er') - 將所有'ㄦ'換成拼音的'er'。
'g' 為global的意思。不那麼寫的話只有第一個matching的字體會被轉換。之後就呼叫alert()將結果顯示出來。
相關連結
注音符號列表 (維基百科)
Monday, April 9, 2012
讀電腦的沒有前途?
"現在電腦領域改變太快了。"
雖然這領域日新月異,不過舊式的語言與機器都還是存在的。目前的電腦跟1940-1950時Von Neumann所提出的規格沒什麼兩樣。Python、Ruby等新語言當然可以減輕寫程式的負擔,不過主要的邏輯是沒變的。舉個例子,表達能力沒有問題的話,用英文、中文、日文都沒差,只是需要去瞭解它們的語法與用詞。
C++目前還是很普遍的語言。主要是它的效能比較好,firefox、chrome都是C或C++的啊。就算是Java的VM也是吧。我所知道的,馬來西亞金融機構後端server主要還是使用舊式的電腦(Mainframe)和語言(RPG),主要是因為牽涉太廣,沒必要去更換。可能你看到硬體、手機不斷推陳出新,所謂的雲端,背後還是一堆平凡的電腦。Web 2.0、Web 3.0雖然也會有些不同,不過感覺都是行銷的人想出來的用語。
"需要一直學習新東西,老了之後跟不上"
對,年紀大了記憶力分析力也許會減退,不過隨著資歷增長,所做的層面也有說不同。不需要凡事親力親為,有經驗的人看事情比較全面,可能可以從事策劃之類的。其他的領域也是大同小異吧。當然這也讓我們時時警惕自己,30歲前要賺取第一桶金!
從Apple的個人電腦、Microsoft的作業系統、Netscape遊覽器、人工分類網頁的Yahoo、利用演算法分類網頁的Google、讓人們互動的Facebook、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、App Store…… 每一波新的潮流出現勢必讓一群人暴富,而且頻率與速度也越來越快。
Apple發明了圖形介面(也可以說是Xerox),電腦螢幕不再只是沉悶的文字。Microsoft向IBM提出了軟體授權的概念,軟體低成本的reproduce費用(只是光碟的費用),讓它的盈利飆高。隨著遊覽器的改進(AJAX等),遊覽網頁不再是單方向的行為,人們可以透過網頁跟朋友互動--所謂的社交網站。可想而知人們平均停留在Facebook的時間比在Google上搜尋的時間長。對大部份的盈利都是來自于網頁上的廣告的Google來說這是一項威脅。從這裡可以看到科技行業後浪推前浪的景象。
App Store建立了手機使用者與軟體開發者之間的橋樑,開發者不再被手機廠商、不同國家的電訊業者與關稅條款束縛。只要是有品質的軟體就會被全世界的使用者認同。Angry Birds熱潮后誰會意料到Draw Something的崛起。Draw Something早前已被Zynga收購,謠穿約180 million USD。
這還是一個充滿機會的領域。有能力的人就能突圍而出,創造 "A dent in the universe"。讀著Steve Jobs的自傳,心中燃起了一團火,希望可以維持下去。
以上是小弟的拙見,如有說錯的地方敬請高人賜教。我確信行行都能出狀元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不管是不是熱門的一定可以闖出一片天。
雖然這領域日新月異,不過舊式的語言與機器都還是存在的。目前的電腦跟1940-1950時Von Neumann所提出的規格沒什麼兩樣。Python、Ruby等新語言當然可以減輕寫程式的負擔,不過主要的邏輯是沒變的。舉個例子,表達能力沒有問題的話,用英文、中文、日文都沒差,只是需要去瞭解它們的語法與用詞。
C++目前還是很普遍的語言。主要是它的效能比較好,firefox、chrome都是C或C++的啊。就算是Java的VM也是吧。我所知道的,馬來西亞金融機構後端server主要還是使用舊式的電腦(Mainframe)和語言(RPG),主要是因為牽涉太廣,沒必要去更換。可能你看到硬體、手機不斷推陳出新,所謂的雲端,背後還是一堆平凡的電腦。Web 2.0、Web 3.0雖然也會有些不同,不過感覺都是行銷的人想出來的用語。
"需要一直學習新東西,老了之後跟不上"
對,年紀大了記憶力分析力也許會減退,不過隨著資歷增長,所做的層面也有說不同。不需要凡事親力親為,有經驗的人看事情比較全面,可能可以從事策劃之類的。其他的領域也是大同小異吧。當然這也讓我們時時警惕自己,30歲前要賺取第一桶金!
從Apple的個人電腦、Microsoft的作業系統、Netscape遊覽器、人工分類網頁的Yahoo、利用演算法分類網頁的Google、讓人們互動的Facebook、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、App Store…… 每一波新的潮流出現勢必讓一群人暴富,而且頻率與速度也越來越快。
Apple發明了圖形介面(也可以說是Xerox),電腦螢幕不再只是沉悶的文字。Microsoft向IBM提出了軟體授權的概念,軟體低成本的reproduce費用(只是光碟的費用),讓它的盈利飆高。隨著遊覽器的改進(AJAX等),遊覽網頁不再是單方向的行為,人們可以透過網頁跟朋友互動--所謂的社交網站。可想而知人們平均停留在Facebook的時間比在Google上搜尋的時間長。對大部份的盈利都是來自于網頁上的廣告的Google來說這是一項威脅。從這裡可以看到科技行業後浪推前浪的景象。
App Store建立了手機使用者與軟體開發者之間的橋樑,開發者不再被手機廠商、不同國家的電訊業者與關稅條款束縛。只要是有品質的軟體就會被全世界的使用者認同。Angry Birds熱潮后誰會意料到Draw Something的崛起。Draw Something早前已被Zynga收購,謠穿約180 million USD。
這還是一個充滿機會的領域。有能力的人就能突圍而出,創造 "A dent in the universe"。讀著Steve Jobs的自傳,心中燃起了一團火,希望可以維持下去。
以上是小弟的拙見,如有說錯的地方敬請高人賜教。我確信行行都能出狀元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不管是不是熱門的一定可以闖出一片天。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